新闻动态
临沂汤头千年温泉古韵新生,文旅康养共筑度假胜地
2025-04-16
临沂汤头温泉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万年前的沂沭断裂带形成时期。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《水经注》中记载“汤泉入沂”,印证了其作为中国古代温泉文化的重要源头。自汉代以来,汤头温泉便以“温水乡”之名载入史册,汉武帝时期更封刘安国为温水侯,驻守此地。历代文人墨客如孔子、王羲之、李白等均曾在此沐浴,留下“孔子浴沂处”“野馆汤泉”等文化遗迹,使其成为“琅琊八景”之一。如今,汤头温泉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汤神庙、古桥等建筑,以及金代石刻“六角经幢”,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更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。
温泉资源的科学开发与保护(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Hot Spring Resources)汤头温泉水质属偏硅酸医疗型高热泉,富含38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,偏硅酸含量达82.84毫克/升,被誉为“中国四大天然甲级温泉”之一。为平衡开发与保护,汤泉度假区创新采用“管委会+公司”管理模式,成立专业温泉开发公司,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水量调控,每年节约温泉水3万立方米。严格生态保护措施,淘汰高污染企业,加强汤河、沂河水质治理,使空气质量、水体环境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。科学规划下,汤头温泉不仅延续了千年疗养传统——如1955年建立的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,还衍生出蜡浴疗法、岩盐气溶胶疗法等现代康养技术,成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标杆。
展开剩余63%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(Innovativ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)汤头温泉以“资源活化”为核心,打造了多元文旅场景。观唐温泉度假村内,300余栋异地复原的明清古建筑群构成“温水乡民俗文化园”,融合江南水乡风貌与沂蒙民俗,推出夜游船、长桌宴、非遗展演等体验项目,入选临沂市首批旅游步行街区。龙园旅游区则以恐龙主题漂流、古建博物馆群为特色,年接待研学青少年超20万人次,成为红色家风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基地。汤河夜宴灯光秀、水幕电影等夜间经济项目,以及温泉知识研学、骑行挑战赛等主题活动,进一步丰富了“温泉+文化+生态”的业态矩阵。康养产业的多元化布局(Diversified Layout of Health and Wellness Industry)依托温泉疗愈特性,汤泉度假区构建了“温泉+康养+医疗”产业集群。鲁商知春湖·国际健康城整合康复理疗、养老社区等资源,提供从健康管理到慢性病治疗的一站式服务。
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将传统温泉疗法与现代医学结合,吸引全国患者慕名而来。温泉民宿、露营营地、生态农业园等新业态崛起,如汤泉耘谷、玫瑰产业园通过农旅融合带动村民增收,2023年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%。主客共享的社区共建模式(Community Co-construction Model for Hosts and Guests)汤泉度假区打破“景区与社区”的边界,推行“居游一体”理念。通过完善“五纵五横”路网、新增旅游巴士专线,串联28个村居与景区,实现“快进慢游”的便捷交通。
公共服务设施如汤河滨河公园、知春湖图书馆均向居民与游客免费开放,既提升了本地生活品质,又增强了旅游体验。非遗工坊、温泉民宿等产业为当地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,形成“文旅赋能乡村、反哺社区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。临沂汤头千年温泉古韵新生,文旅康养共筑度假胜地,这片承载着历史温度的土地,正以包容的姿态,将自然馈赠、文化积淀与现代创新融为一体,书写着“泉暖人间,康养天下”的新篇章。
发布于:湖南省